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2-21 17:05:07
【推荐】七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

【推荐】七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等典故。本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我以为“咏雪”固然体现了亲情,但更重要的是展示了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和富有情趣的生活情景。所以,我想尽力带着学生去感受古人那种洒脱儒雅、情趣盎然的生活气息。

学生分析:

我们之前已经学过《童趣》等三篇文言文,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并且熟悉了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步骤,本课先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学生对《世说新语》的风格也有了初步的感受,要读懂这个故事没有太大的困难。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文言知识,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努力创造氛围,让学生真切感受“咏雪”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情景再现,走近古人讲论文义的情境中。

过程与方法:

1、检测掌握的作家作品情况,并补充相关内容;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表演,讲论文义,再现故人读书的情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情境再现,讲论文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体参与表演,再现当时情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对照课件进行讲解】

一、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了解大意,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二、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这是《红楼梦》中写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停机德”讲的是乐羊子的妻子为劝丈夫继续求学而剪断织布机上的娟的故事。“咏絮才”讲的是什么呢?今天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了。

三、展示目标:提醒学生注意“互助”、“归纳”、“再现”等词语。【板书本节课的两大环节:讲论文义、再现情境】

四、温故知新:

1、学生回顾上节课讲的文学常识填空;

2、补充:鲁迅的评价,《世说新语》分的门类,《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五、讲论文义:【师生共同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并板书】

1、读:字音、断句。【学生齐读完后,强调“似”“差”这两个多音字】

2、译:提出疑难字词,同伴互助解决。

3、词语抢答:用我们常规的抢答方法,检测字词掌握情况,并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如:与“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几,无何,既而,逾时”等,与“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4、直译接龙:一人译一个标点的句子。

5、整理归纳:老师引导,学生完成,归纳本课的古今异义词、判断句、人物称呼、成语“柳絮才高”,此时学生就知道“咏絮才”的含义了。

6、拓展阅读:展示材料,老师解释“谢公、谢玄、淮上”,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再解释,最后学生直译。这则材料讲的也是谢安的故事,“俄而、至、默然、徐”等词语都是学过的,可检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且这则材料中谢安得到捷报都不动声色,在《咏雪》中却“大笑”,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情。

六、再现情境:

1、师生共同确定:时间、地点、天气、事件、人物。重点在人物上,文中有谢安的表情,谢朗和谢道韫只有话语,先让学生从文中发现、想象他们的表情,再推荐同学扮演角色,其他同学扮演“众儿女”,思考:他俩谁说的好?“白雪纷纷何所似”?

2、创造条件,师生表演。重点探讨谢朗和谢道韫谁说的好,各抒己见。再说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可以用学过的诗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写的七字一句的诗句。

3、看看“诗中雪”,展示几句写雪的诗句。

4、想想:历史中堪称“咏絮才”的,还有谁?【李清照】

5、评评:本节课,我们班的“咏絮才”。

七、布置作业:

A:1、完成《全效学习》;

2、积累词语;

B:读几则《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写读书笔记。

反思:我以为,一堂课就像一篇文章,有铺垫,有悬念,有伏笔,有照应,有过渡,有升华,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行文严密、首尾呼应、过渡自然,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是“咏絮才”,由“咏絮才”设疑导入,中间解读、想象、拓展,都是学生才华的展示,最后再照应开头说“咏絮才”,发现我们身边的才子才女。在设计中,我力求一种诗意的表达,力求让学生感到书中那些人的生活情景是活着的,让学生感到文化延续不断的脉络。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的《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本单元是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组元的,在单元目标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其中《风筝》写的是童年时手足间的故事;《羚羊木雕》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散步》写了三代人的和谐美满;《世说新语》两则写了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和《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除了表现母爱也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因此,本课时我只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而冰心的《纸船》则让学生课后进行比较阅读。

我的说课步骤是:一、说目标,二、说内容,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程序。

一、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时确定的该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对课堂一切教学活动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也是对课堂教学展开评价的重要依据 ……此处隐藏7417个字……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审美情趣;2、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词句的含义,并通过指导朗读,品味语言美。3、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那么,如何将目标转化成现实?这就要看重难点的准确定位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较难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意识。同时散文诗意的语言更是令人咀嚼不已、玩味无穷。因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将重点化解到教学中,又如何引领学生寻找解除难点这一杂症的灵丹妙药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法宝就在下面的教法和学法这一环节中。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以朗读及朗读指导为经,以引导学生感悟、品味、讨论、探究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

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教法和学法这把双刃剑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课堂这块阵地上发挥威力呢?重难点这两种溶质又如何充分溶解在教学过程这一溶剂中,变成营养丰富的溶液被学生吸收继而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看下面的环节——教学过程的实施了。

六、教学过程

(一)、在轻音乐伴奏下激情导入

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教学目标(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三)、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课件显示朗读要求):

a、把握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b、朗读的语气:温和亲切中含庄重

c、朗读的语调:平稳、深沉、抒情

d、朗读的语速:中速略舒缓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面两个问题。)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反馈、点评、小结:(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2)归结为"和美"(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讨论)(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

1、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小组口头)(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班上书面)2、划分4人小组、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反馈、小结。

(1)检查一个小组:对四人的欣赏、理由。

(2)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5、补充名人的话:培根说(展示)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就更应坚持和发扬)培养民族自豪感情。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读,品味

③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第7段:意境:春天的召唤——哲理:热爱生活、。

(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六)、赏读入心拓展运用

1、展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猜猜老师喜欢它原因?

2、反馈、形式: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清新淡雅。

内容:生生不息(如果我们写作增添亮色)

3、这样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请画出来(每组看两段,找到一句即可举手)4、深情赏读:领读—跟读,评价。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5、仿写:"爸爸妈妈是_______;我是______."

("和美"的家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6、朗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的含义。

7、反馈、小结:以轻衬重,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读)(多媒体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歌曲,进入下一环节)

(七)、凝神细想,独抒性灵

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

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

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①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①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②家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用责任来担当;……在音乐的激荡下,学生尘封已久的记忆犹如洪水般一泄如注,思绪也随之荡漾开来,平日里被忽略的小事此刻都变成了爱的源泉,在汩汩流淌在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于是下笔如有神助。

(八)、教学小结:

(继续低音播放《让爱住我家》,教师寄语。

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

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

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

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九)、课后作业:(父亲的故事过渡)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七、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对一堂课的结构和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教学内容,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好了,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七年级语文说课稿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